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,是改善农村面貌、提高农民文明素质的根本性措施。但近几年来,在许多农村地区,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却始终无法摆脱传统的消费误区,不仅红白喜事耍排场、送礼风越演越烈,甚至一些赌博、迷信活动,也成了许多农民群众的消费重点。
五花八门的消费误区
过去,农村送人情礼主要是婚、丧、嫁、娶。然而近几年来,人情礼“项目”不断添新,诸如生日、满月、拜师、谢师、升学等等,不下二三十种,而且贺礼的标准也在攀升,由原来的一二十元,上升到现在的三五十元,有的达到数百元甚至上千元,人情送礼风日益攀涨,可谁家要是不送,反而会遭到邻里的嘲笑。据了解,一些山区农村娶个媳妇,彩礼动辄就要数万元,加上操办婚事,开支最少也在5万元左右。对此,陇县一位村民告诉记者,去年五一期间,他为应付同村人结婚送礼,短短几天就送掉上千元,几乎花掉家里小半年的收成。
不仅如此,近年来,在许多农村地区,有不少群众把赌博当成娱乐活动,沉溺其中,投入的赌资也不断提升,由“小玩”上升到几百、几千元的大赌。一些落后地区的农民,甚至热衷各类迷信活动,建房要请“风水先生”,生病找“巫婆神汉”,不少人因此上当受骗,最后落得人财两空的事情,屡见不鲜。
消费误区的根源何在
农村消费误区的存在,既有现实的原因,又有历史的原因;既有客观的原因,又有主观的原因。
一方面是传统习惯的影响。在我国,婚丧嫁娶历来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,老百姓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,尤其在农村地区,不办隆重些就觉得对不起祖先。正是在这种传统民俗习惯与现今社会风气的熏陶下,遇事大操大办的消费歪风变得根深蒂固。此外,在一些农村地区,过去由于人们思想水平和文化知识的缺乏,一直存在封建迷信的习惯,求医问神、算命占卜是十分普遍的,解放初严加制止,几乎绝迹,改革开放后,社会环境日益宽松,加上缺乏必要的打击防范手段,旧有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所抬头。
另一方面是受心理因素的影响,主要是从众心理。在我国,从众心理十分普遍,特别是农村,“人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”似乎成了许多人的行为准则。一位农村青年曾告诉记者,他结婚时很想从简,不摆席,不收礼,但行不通,只好随大流。一位家在农村的基层干部,在为其父办理丧事时,原打算一切从简,但遭到了亲戚朋友的强烈反对,并讥讽他怕丢“乌纱帽”,最终还是屈从周围的压力,按照当地的习俗大办了几天,事后这位干部感叹:“在这方面改革太难了。”近期,某村一户并不宽裕的农家,按照当地习俗为其亡父办理了丧事,家中两个儿子因此背负了近万元外债,但他们仍津津乐道:“总算没有在村里丢脸。”像这些现象,说到底还是从众心理在作怪。
扭转农村消费误区任重道远
针对农村中的诸多消费误区,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,如何建设农村的文明乡风,正确引导农村消费,理应成为各级党政组织一项艰巨任务,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,更应带头提倡勤俭节约,反对铺张浪费。因此,采取有效措施,狠刹公款高消费的社会歪风,势必会对社会消费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,也就是平常所说的“群众看干部”。
其次,应在社会上广泛树立正确消费理念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,适当提倡消费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。但近年来,对“大款生活”的吹捧和渲染,使得社会上到处弥漫着崇尚奢华气息。因此,必须通过正确的社会舆论,以引导农民移风易俗、破除陋习,并通过树立先进思想道德观念,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,来抵御各种迷信思想对群众的侵害。同时,政府部门也应采取行之有效的行政、司法手段,真正有效地遏止各种消费陋习在农村的滋扰。
公司名称:怀化市天地人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e5e第五元素 联系电话:0745-8686345 网站电话:0745-8686345
地址:怀化市福兴数码广场十一楼B05 备案编号:湘ICP备16014598号-1